近期,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2018年加入了在中关村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5个半月的配送工作,以其5个多月送外卖工作的调查和体验为实践基础完成博士论文《“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并发表在顶刊《社会学研究》,这篇论文其中的研究方法以及核心内容被媒体所关注,并将“骑手内卷,外卖平台在压缩配送时间上永不满足,他们总在不断试探人的极限”的作者观点进行了一定的传播,并引发了网民们的参与讨论。
从这一事件的网络传播来看,最初的传播时间大体始于5月7日早上,微信公众号极昼发布了一篇题为《博士后为做研究送半年外卖:骑手内卷,平台不断试探人的极限》的文章,随后开始获得关注,一些传播主体如@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搜狐新闻等对此文章进行扩散传播,并形成热议,于当日形成峰值。5月8日,该事件的传播主体范围扩大,有一部新闻媒体参与传播,如电商报、澎湃新闻等媒体传播,还有网络大V们积极发表意见,并在一定圈层内形成观点讨论,使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再次攀升。5月9日后,仍有一些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跟进,如博士后已将这篇论文发表等,再一次延伸了该事件的传播热度。
这一事件之所以被广为热议,一方面是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涉及到外卖骑手甚至是底层大众在技术裹挟下所面对的内卷与压榨,并由此形成一定的社会共情,这两方面构成了该事件的新闻价值所在。
学术研究助推公众对底层劳动者生存困境的思考
事实上,这不是外卖行业第一次以类似的形式被关注,2020年的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就被广为传播,关于算法控制下外卖员的生存困境在网络上曾一度引发热议。这次北大博士的论文,同样以外卖行业为切入口,试图通过揭示当下互联网平台对骑手的“劳动控制”机制,批判“数字控制”这一更为隐形的控制对劳动者的压榨。毫无疑问,对技术的无限发展始终以压榨劳动者为资本服务的揭露是此事件引起公众关注的一个主要因素。正如网友们看到此研究后所普遍反应的那样“我们都是工具人,被这一切的资本和规律操作着”。另一方面,从他的自述中可以发现,除了理论支撑的价值以外,更关键的是他在亲身感知一种当下正在发生的生产力剧变,以实际的调查实践和亲身体验来向公众证明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普遍困境的问题。这种扎根现实以真实的社会田野调查所做出的研究助推了人们的讨论积极性,正如网友们所言“这次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就算仅仅以学术研究价值而言,这样的研究都是值得被更多公众所关注,被更多学者所学习的。
热议过后形成应对技术浪潮的反思与反对技术压榨的诉求
这一项研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非是像偶发的社会事件那样引发公众一时的愤怒情绪的宣泄,而是每个人尤其是底层劳动者对当下生活的切身感受所普遍发出的的无奈与感慨。或许是北大博士这种带有名校光环的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对底层劳动者的关怀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支持,又或许是众媒体对这一事件的相关报道助推了公众对当下自身的生存现状的讨论与思考。毫无疑问,从公众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公众普遍意识到无论劳动者还是消费者在享受技术发展带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形式的便利的同时,无形之中在算法平台隐形控制下最终沦为“数字难民”。另一方面,网友们在讨论过程中除了对技术浪潮席卷下自身生存现状的反思之外,也明显显示出对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对劳动者压榨的控诉,正如有网友所言“大数据是科技进步的助推器,不应该成为资本剥削的工具”。也有不少网友在控诉之余也针对应对AI系统下生产力变革所引发的社会性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例如从平台本身改进,或是以政策驱动监管等,陈龙也在最后自述中所说:“除非是平台想改变,或者是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不然的话没有办法。”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