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投资理财越来越受到追捧与重视。在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上,随处可见低价在线学习理财课的广告,诸如“轻松实现财富自由”“一夜打造暴富神话”“摆脱穷人思维”“1元学理财”之类的宣传吸引了诸多用户。前不久,央视财经曝光了网上盛行的理财课、财商课骗局。4月8日,话题#一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冲上社交网络平台热搜,随即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度网分析显示,4月7日23时许,网络上关于“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事件舆情热度出现小幅上升。该时期舆论热度的形成来源于主流媒体央视财经在多个网络平台上针对“央视曝光理财课骗局!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记者实地探访,培训公司已人去楼空”一事进行传播的推动,网民、网络大V及自媒体参与程度较低;4月8日6时左右,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等新媒体网站大量涌现出“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的相关报道,与此同时,该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网民讨论愈来愈集中,促使舆情热度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直至当天10时许到达舆情峰值;截至14时,受事件新鲜度降低以及网民注意力转移的影响,舆情热度展现出回落态势。
以“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为具体案例,央视揭露理财课骗局黑幕并予以批驳的这则负面新闻报道,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公众视线聚焦于此,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媒体本身来说,充分利用舆论浪潮对理财课乱象的剖析和反思,起到了督促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打击类似虚假宣传的积极作用。二是,对网民而言,大量的负面言论汇集暗含着一定的负面舆论危机。
通过以上网民情感分析可见,针对“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一事,网民正面情感占比11%,部分网民保持着略微正向的态度,表示“课程费而已,也谈不上骗局”“低门槛高回报才有吸引力”;中立情感占比15%,诸如“永远不要相信别人会带你赚钱,除非他想赚你的钱”“你永远无法赚到你认知以外的钱”的言论相对理性,较少掺杂个人感情色彩。
负面言论表达占比高达74%,一方面,众多网民吐槽自己也接触过类似课程差点被骗,呼吁大家擦亮眼睛、提高自身“免疫力”;另一方面,网民抨击各类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违规广告泛滥,让人难以辨别真假、骗局防不胜防;此外还有网民对此反思,年轻人高负债的贫穷现状是导致进入骗局的一大原因。
总的来说,由媒体报道的“1元学理财被骗近万元”这一负面事件引发负面舆论危机特点可作出如下归纳。首先,身份背景不同的网民基于单一负面事件聚集在一起产生集体智慧,他们的吐槽、抨击以及反思具有高度的可传播性,与这些负面情绪相切合的言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集聚,形成了叠加放大的负面舆论导向;其次,媒体负面报道加剧了公众对于相关部门不信任的感觉,在自媒体平台内容鱼龙混杂的当下,特别是不可避免的监管漏洞方面,对网民的“安全”期待形成一定打击。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