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进口冷链食品频频沾染上新冠病毒甚至致使冷链搬运工感染新冠的新闻在网络上零星传播,使刚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人民群众心弦再度绷紧。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渠道是拉动国内消费回流,平衡消费者民生需求关系的重要渠道,如今多地冷链食品被检测出新冠阳性之后,不仅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这样的情绪同时也在互联网上蔓延。由于近期冷链食品相关舆情频发,我们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探讨网民是如何看待冷链食品消费,以及冷链食品相关的话题有哪些。
近一个月冷链食品网络舆论发展
从近一个月互联网上对于冷链食品相关舆情来看,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及对冷链传播病毒的了解甚少,网民对于冷链食品是否还能吃、冷链食品溯源、冷链食品致感染风险等信息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发展,促使舆情热度反复波动,网民言论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心理上抵触恐慌心理。11月28日大连、武汉冻品外包装样本核酸阳性但并未流入市场的新闻开始在网络上传播;12月2日,央视新闻发布全国90%以上进口冷链食品可追溯一定程度上安抚了网民焦灼情绪;12月7日有网友统计在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案例已经涉及湖北、浙江、山东、河南、山西、安徽、辽宁、黑龙江等多个省份,检测样本涉及冷冻猪肉、冷冻鸡肉、冷冻牛肉以及其他冷冻食品,尤其进口冷链食品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12月下旬,张宏伟、吴尊友等专家回应冻肉是否能感染新冠的问题,清洗冷链食品应佩戴一次性手套,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风险低。同时消费者如何购买冷链食品、关于冷链食品6个权威问答等导向性话题也开始在网络上铺垫,一定程度上疏散了网民对冷链食品的恐慌情绪,舆情热度相对降低。
微话题议程设置带来的释疑传播
从相关的话题分布来看,从前期多地零星爆出冷链食品新冠检测呈阳性使得网民对于冷链食品谈及色变,恐慌焦虑情绪传播到现在的舆论逐渐趋于理性,网民自发成为谣言攻破者,与社交媒体上冷链食品微话题议程设置带来的积极正面影响有关,对部分话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此前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条件下仍可存活引发很多人担心的冷链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从冷链食品选购、清洗到烹调食用都备受关注。在网民关注热度排行靠前的话题,冷链食品怎么吃更安全成为网民最感兴趣的话题,其次是关于冷链食品核酸阳性后是否会出现传染人的情况,也产生了较高的话题阅读量。最后专家的释疑,冷链食品相关舆情解读话题导向在互联网上传播,实现从冷链食品疫情恐惧、专家有效解读,网民释疑的信息闭环传播。
从相关舆情传播重要博主来看,关切冷链食品疫情舆情的普通网民占比达到65%以上,最新进展消息主要以官方媒体发布为准,所以在重点博主中也主要是以新华视点、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账号为主,网民多通过跟帖转发扩大话题影响。
结语
从近一个月的涉冷链食品相关舆情观察来看,由于对于冷链食品溯源机制不清晰,比如在进口冷链食品上检测出核酸阳性后,部分网民开始发表一些“全面禁止进食进口食品”等非理性、煽动性观点。湖北24户居民网购进口冷冻肉被罚事件后,网民开始宣泄对相关部门的不满情绪,应该有完善的冷链食品追溯机制来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涉及老百姓身边事的社会民生相关舆情热度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而且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易滋生人们基于新冠病毒的恐惧情绪化观点甚至极端化表达。舆情背后是民生声音,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媒体及互联网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量及时做好网络释疑工作,建立好完善的舆情管理机制了解网络声音,疏导负面情绪同时避免谣言传播。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