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996工作制”?
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以此计算,每周工作时间达60小时以上,难怪网友直呼要秃头...与以往朝九晚五的上班节奏不一样,996工作制正逐渐侵蚀当代年轻人自由时间,84家公司被列入加班黑名单,而在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时长更常见。本文将从996工作制网络热度着手,分析网民如何看待996工作制,媒体导向如何?
一、996工作制“积怨已久”:
在分析网民话题之前,先看一波近一个月996工作制在网络上的热度走势:
3月中旬:京东率先提倡996工作制
3月开始,996工作制开始在网络上话题不断,其中快递公司京东因为这一工作制引发过一次小风波。3月中旬,京东员工爆料,京东部分部门通知强制966或995工作制,京东对此回应称“不强制加班,但鼓励全情投入。”个中涵义不言而喻。前有“有赞”高调宣布996工作制,后有京东,而实行996工作制的远远不止这两家公司。
来自程序员的反抗:“996,ICU”
(来源:梨视频)
工作996,生病ICU。
996工作制讨论热度的爆发,源于程序员在知名代码托管平台上发起了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网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公司加班情况,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公司均榜上有名。这一项目在网络上掀起不小风波,获得Python之父声援。
“被996围困的年轻人”引热议
这一社会现象话题形成,迅速引发不少网友跟帖讨论,热度再达一个新高峰。从法律意义上来说,996工作制显然有悖劳动者权益。但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就业、生活压力,又不得不选择这样一种工作机制,矛盾产生争议不断。
二、北上广呼声高
对于“996工作制”现象的讨论,在北上广地区尤为热烈。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生活节奏快,加班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一现象引发北上广地区网友共鸣。
三、博主分析:
从这一话题的博主分析来看,财经博主如@财经网 @新浪财经 多次参与话题讨论,沉默还是抵制996?网民关注点各不相同。这一现象在IT圈尤为常见,不少科技博主如@IT之家 相继发布博文。除了对这一现象的报道,普通博主讨论占比达到81.8%,薪酬与义务加班不匹配成最大争议点。
四、舆论倾向分析
媒体观点
@新华网:996工作制遭遇反弹,仅仅是一个预警。“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但无论从现实,还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不可忽视年轻人承受压力过大所衍生出的社会负面影响。年轻人需要奋斗,但社会中忙得“像是被定好闹钟的机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未必是幸事。如何从社会系统层面为年轻人减压,是时候在宏观层面予以正视了。
@人民日报:工作996生病ICU,劳动监察部门应积极介入。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显然存疑,个体对这种机制说“不”几乎不可能。年轻人承受压力过大所衍生出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如何从社会层面为年轻人减压,是时候予以重视了。
@新京报:要想减少996,正确方向应该是,要有更多、更好的企业。就业市场上充分的企业竞争,不只会提高工资水平,同样会改善员工福利。随着员工福利发展,待遇提高,互联网行业甚至全社会的996现象,都会消亡。
网民观点
通过鹰击早发现系统对“996工作制”话题进行分析,网民多以转帖和评论的形式参与讨论,原帖占比仅占6.4%。这与多位财经博主和网络大V对该话题进行讨论分不开,这一机制亦是如今上班族普遍遇到的问题,网民参与度较高。
从网民言论情绪来看,负面情绪占比达到62.7%,网络上吐槽声、抱怨工作时长等声音较为常见。部分网民观点如下:
“不是对996不满,而是对收益不满”
@美在-衣-装:996没问题,问题就是你加班费要给足。
@碧玉如刀:加班可怕么?可怕的是加班不给钱!
@小咕咕崽:不是接受不了加班,而是接受不了义务加班,拒绝义务加班,真心希望国家能管管.
“被迫加班现象普遍,难改变”
@9102南木雷:可以拒绝,但工作没了,不还是自己承担?
@泠上江川:996工作制理论上是违法的,但实际维权困难成本高代价大,往往“被”自愿加班!
@30小李子Lee:好多公司虽然不是996,但周六上班同样没加班工资没调休,劳动法似乎对他们没约束力。
五、小结
如今高房价、高成本的生活让不少年轻人自觉放弃休闲时间,将精力投身于无休止的工作,成为推动社会齿轮发展的力量。但从人口生育及国民幸福等社会角度来讲,这样的工作方式是畸形且有害的,被996围困住的年轻人不可怕,而与劳动量不成正比的薪酬权益才真正消磨工作信心。如何保障996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才是值得应该重视的问题。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