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准确把握网上舆情生成演化机理,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方法手段、载体渠道、制度机制创新,提高用网治网水平。
如何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本系列文章会结合舆论传播、社交网络、社会心理和大数据等综合常见的网络传播规律,希望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的解读帮助党政机关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从而加快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高综合治网能力。
情绪传染也叫情绪感染,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的交互过程。人们可以通过捕捉他人的情绪来感知周边人的情感变化。
情绪传染并不仅存在网络中,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打哈欠传染”也可以视为一种情绪传染。
情绪传染在网络时代更加复杂。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易感人群的变化和传播介质的变化。在线下,人们的情绪感染是通过物理接触,通过对方的动作、表情、语速等感觉,以及对对方之前的认知来感受他人的情绪,一般情况下情绪感受力度深但影响范围小。
而线上,特别是自媒体时代,情绪传染和线下大不相同。
一方面,一般的线上人们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要依赖于传播平台的表达方式。原始的文字传播需要依赖高超的文字技巧才能打动人心(网络上人们常说的会写小作文)。图片、视频等也需要相应的表达技巧才能透过网络传递出情绪。单个普通个体是很难成为情绪传染的原始传播对象的,成为情绪传播的传染对象一般都要依赖于专业人士。
另一方面,一篇具有情绪感染能力的图文或视频,其可以传染的对象非常庞大,甚至可能在短期(小时为单位)传播给几千万、甚至上亿人。
受感染的情绪线上线下也不尽相同。现实中的情绪感染,一般为熟识的人在一起深刻的感受到了对方的喜悦或悲伤。而线上,受众一般并不是熟人关系,一般不会因博主本身的不幸而悲伤,想要触达他们的情感,则需要通过受众的痛点来让他们感受情绪。如王力宏、李靓蕾的离婚纠纷,李靓蕾在初期的文章中强调了自己“全职妈妈”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点,引爆微博。
备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往往会和性别歧视、疫情防控、医患关系等社会痛点相关联等。因为这些话题所牵涉的社会问题,积压了一定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声后,群众会借机宣泄情绪,以至于有时事实本身都不太关心。
情绪传染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对政务舆情工作的影响也有好有坏。一方面,情绪传染会感染人,让人充满动力,也是大部分正能量素材可以被传播的动力。另一方面,情绪感染可以让一些人在某一时刻丧失理性,仅依靠情绪来判别好坏,从而被人利用变为舆论工具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被调动起来的公众情绪可能会在瞬时。
如果群众的情绪已经被利用,那此时的舆情工作是非常难做的。之前的文章里提过“逆火效应”,此时受到情绪传染的群众很容易出现逆火效应,简单的澄清回应反而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此时,只能通过专业的、扎实的回应来扭转群众的情绪。
典型的例子如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一学生死亡事件的情况通报,在通报之前,群众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甚至认为政府存在包庇坏人掩盖真相的可能,同时有多组衍生的谣言开始在网络上散播。在这份警方通报中,警方详实的介绍了办案经过、死亡原因是如何认定的,同时也对网络上流传的谣言做了回应,指出其不实之处。通报过后,群众情绪迅速稳定了下来。之后,也开始有更多的人对挑逗情绪的舆论有了警惕之心,提升了群众的情绪“免疫力”。
在政务舆情工作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传染出现的负面效应。这里提出几点应对建议:
1. 日常做好舆情监测。一方面做好突发事件的监测,一方面了解网民日常在讨论什么,他们有哪些痛点需要宣泄。如果有关联这些痛点的政策出台或事件发声,要做好重点关注。
2. 如果已经出现大型负面舆情事件,需要根据应急预案做出反应。不要盲目发声引发逆火效应,不要挑战群众的情绪。在事件调查清楚之前可以通报调查进度,在事件调查清楚之后用扎实的事实和体现出的专业性回应舆情。
同系列文章:
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系列文章 —《舆论中的沉默的螺旋、反沉默螺旋和双螺旋效应》
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系列文章 —《推荐算法,新媒体时代的守门人》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