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裹挟现象的发生
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颠覆性和变革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媒体,成就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也使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分配模式得以重塑和再造。在后真相时代下,互联网技术让新媒体平台具有时效性的同时,往往伴随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以自媒体为例,一方面,自媒体不具备新闻采编权,无法对事件进行调查取证,难以保证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速度已经成为网络自媒体抢夺大量受众,吸引流量的突出优势,为第一时间占据话语权而导致反转新闻的现象时有发生。
自媒体是当下新兴媒体和网络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的公共意见平台,能够让民众实现广泛参与谈论,进而让某种见解通过持续不断发酵的方式成为影响舆情的重要力量之一。它让传统社会中“潜水”意愿者通过“拇指话语权”找到了温暖的土壤得以充分表达。与此同时,自媒体的盛行也导致了舆论裹挟现象的发生。
舆论裹挟的特点
舆论裹挟其典型特点是在短时间内陷于一边倒、绝对化的舆论评价,尤其是批评中。舆论裹挟往往是单一倾向、一味苛求的,一旦陷入舆论裹挟,往往难以开展有效沟通和对话。另外,舆论裹挟中一般都存在严重的误导因素。在传统媒体查证之后发声时,虚假事实造成的情绪泛滥已经占据了整个网络,造成的损失也已经无法挽回。从信息传播主体来看,社交媒体平台崛起使传播主体迅速扩大,自媒体、公众个体都获取到了几乎零成本的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权。在利益驱动与情感宣泄的双层推动下,各媒介主体争相在第一时间传播自己所掌控认定的新闻事实,代入有意或无意的情感偏向,设置观点议题,在动态传播过程中附加传递与扩散,从而成为依附在新闻真相上的层层外衣。
而社交平台人工智能的算法推荐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不断泛滥。各类未经甄别的碎片化信息在后台通过大数据算法被推送至用户手中,实现内容个人化阅读,而信息的接收者很难从中筛选和辨别出纯粹的新闻事实。并且,用户会以情感为导向对新闻信息进行二次传播。
网络媒体的社交功能、智能化发展、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网媒的互动性增强,场景化趋势及其对个体的赋权极大地增强了信息传播个体化、碎片化和情绪化的趋势。在后真相时代,以往各个社群间的信赖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中正在渐渐被一种激进的、偏执的社交网络状态所取代。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被情感色彩浓厚的后真相主义所利用;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又助长了各个群体的割裂,参与了后真相时代的形塑。这使得受众往往处于一种非理性的失序状态,追求情绪的释放而不顾真相如何。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赋权,受众也可以在巨大的信息流中准确定位及抽取特定的内容。受众在各自的偏好和选择下,无意中促进了持有相似观点的人群聚集。于是,在传播技术更替、信息传播主体和群体传播情感的合力下,真相被舆论裹挟,最终走向背离。
如何避免舆论裹挟
对事实真相的追求过程需要全媒体语境下的各媒体平台坚守“真实底线”,相关部门完善传播环节与舆情监管体系,及时介入加速形成的舆情演化过程,包括引导更多的受众树立理性的精神,诉诸真相而非情绪,营造一种理性之上的社会氛围。真正修补舆情反转常态化造成的公众信任危机,合力构建自由、健康、积极的舆论环境。
参考资料:舆论裹挟下的网暴反转
警惕舆论裹挟下的消费主义盛行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