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舆论纠偏?
在互联网及社交平台飞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会发生各种网络热点事件,网络也已经成为反映、传播舆情的重要载体,在各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公众对舆情事件发表看法,使舆论场呈现出"众声喧哗""众说纷纭"的状态,很多言论夹杂着个人情绪和利益诉求,虚假信息、网络谣言呈病毒式传播,舆论走向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进而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造成网民恐慌。而舆情事件中频繁发生的舆情反转,使“舆论纠偏”成为了现实需求。
什么是舆论纠偏?
舆论纠偏”指的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民间舆论场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虚假或错误,需要通过各种舆论力量利用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进行纠正,从而消除或减少因这种偏差或错误带来的危害性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舆论纠偏”包含了“舆情反转”,即出现舆情反转一定是舆论场进行了舆论纠偏,但舆论纠偏不一定都是舆情反转。在现实操作中,舆论纠偏的主体因舆论场域的不同分为官方舆论场的传者和民间舆论场的普通民众,而舆论纠偏行为又可分为外部纠偏和自我纠偏。
舆论自我纠偏
以“网红羋十四考编失败事件”为例: 6月15日,被称为知乎女神的知名网红、北大法学院硕士芈十四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长文,长文讲述了自己近一年以来为进入北京某“平民小学”任教而付出的努力,在这一年她放弃了其他求职机会,延毕-年只为在学校实习,实习工资一月仅3500,羋十四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最后因考编成绩不理想而败下阵来。整篇文章话语之间透露出对考编落榜的不满,全文不谈考试成绩,只谈自己实习代课多么辛苦,去“平民学校” 当人民教师的理想被辜负,疑似内涵最终被录取的人是走后空降的。不少自媒体大V们纷纷转发并为芈十四鸣不平。随后,有网友扒出芈十四考编的成绩排名表,羋十四成绩排名第三,笔试分数落后第一名6.7分。而此前被羋十四内涵空降的第一名也被网友们扒出,这位录取者原本只是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河西镇某乡村的中学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备战考研,苦学两年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北外研究生毕业后,她又成功考取了北京知名公立学校的教师编制,励志经历感动全网。网民转而赞扬录取者,谴责芈十四煽动舆论,舆情在这里可以说发生了反转,这也是舆论的自我纠偏。
外部纠偏:媒体、官方纠偏
以“吴亦凡事件”为例:吴亦凡都美竹恋情被曝光在网络中引起网民关注,随后吴亦凡表示起诉造谣者,而作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都美竹曝光昊亦凡潜规则内幕,表示将报案,随后曝吴方欲付200万“封口费”及“封口费”细节,引发吴亦凡粉丝对其网络暴力。而随着22名女生相继发声印证与吴亦凡恋爱,被其团队以工作之名邀约见面等,网民转而谴责吴亦凡行为不端,品行败坏。受舆论影响,吴亦凡代言品牌集体解约,网民更加关注、相信事件中的指控,开始在舆论上帮助受害者,共同声讨吴亦凡及其团队,在此舆论进行了自我纠偏。之后多家权威媒体评论吴亦凡事件,对舆论进行了媒体纠偏。随后,北京朝阳警方发布了有关调查的情况通报,通报中向公众公布了调查的结果,官方对舆论进行了外部纠偏。到此,舆论绝大多数表达对吴亦凡的负面情感。吴亦凡超话被关闭,吴亦凡个人微博及工作室微博无法查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凡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吴亦凡作品下架,事件进入长尾阶段。
当前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
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媒介的涌现,使得媒介渗透进公众的日常生活,虚拟与现实的深度链接使得两者的边界在人与媒介的双向延伸中进一步模糊化。技术不仅在赋权平台资源,也在赋权表达资源。随着舆论阵地向新媒体空间潜移,各级各类群体借助社交媒体进行意见表达,成为互联网空间中的新意见群体,相较于此前由媒体代表公众发声、极少公众可以直接面向社会发声的情况被改变,舆论主体日渐多元化。社交媒体的兴盛推动公众的多元化表达,话语权的下放使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热情被极大释放,每个人都通过互联网“赋权”获得了麦克风,有权自由平等地在网络空间的“公共场城”内对各类热点议题批判发声。
后真相时代,在接近真相的过程中,由于遵从了“事实让位于情感,服从于价值判断”的反向逻辑,人们的焦点偏离于事件背后的真相,反而聚焦于情绪化的道德审判。公众情绪支配着舆情走向,舆论场域成为公众的情绪宣泄口,事实与真相的重要性逐渐被遮蔽和消解,舆论场成为谣言和虚假新闻滋生的土壤。公众通过技术衔接在网络空间的自我表达、自我生产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网络舆论汹涌给舆论生态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
如何加强主流媒体舆论纠偏能力?
1、主流媒体发挥带头作用
主流媒体要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和报道方法,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广泛听取网民声音,努力畅通干群对话渠道,促进政府信息公开,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从而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做到从根源上起到纠偏作用。另外,主流媒体还应通过建立健全应急报道机制、抢占信息制高点、科学设置议题等方式,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对于首发于新媒体的重大新闻和热点事件,主流媒体可以及时跟进,挖掘新闻的深刻内涵,对于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可以通过深度报道还原事实真相,及时扭转舆论的走向,对错误舆论进行批驳和纠偏。
2、有针对性进行媒体纠偏
利用大数据分析从用户特征、社交媒体本质特征入手,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纠偏。主流媒体应从宏观角度考量舆论汇集的全貌,用数据化的表达方式吸引公众,部门联动,强化议程设置,预测舆论走势,纠正偏向的舆论,让正确理性话语得到更充分的表达。社交媒体平台覆盖面广泛,形式多样,传播圈层精准,舆论纠偏可以使用鹰眼速读网类型的互联网舆情监测软件,根据纠偏内容、用户特性、传播情况、舆论倾向来准确把握舆论动向,用平易近人的语态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纠偏,避免引发舆论过激情绪。
3、加快新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后真相时代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离不开一支专业化的新闻人才队伍,主流媒体要着力建设一批素质过硬、 分析报道能力突出的专业新闻人才,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在客观还原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新闻报道,带领公众接近真相。
4、引导民间舆论场向主流舆论场看齐
当下,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下,舆论容易出现反转、失焦的情况,主流媒体应加强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防止错误的社会思潮不利影响,用建设性新闻方向指导舆论引导工作。
5、坚持自我纠偏与外部纠偏
媒体本身也要接受网民的监督,对于新闻报道要做到查证真伪、实事求事、不掺杂杜撰虚拟成份,做到严谨新闻来源,对于错误报道,应谦虚心接受网民批评,并及时予以改正,避免错误信息进一步传播扩散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媒体内部也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加强把关与自我纠偏,避免因自身言行失范导致舆论失衡失控。
参考:百度百科
论述如何加强主流媒体舆论纠偏能力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