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的消息吸引了舆论热议。时下996ICU、打工人梗火爆、年轻人猝死等悲剧性事件频频发生,这样的新闻标题无疑给予了公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实际上,在“都市热报”首发的以《39岁男子入住养老院 暂时开启“养老生活”》为新闻报道标题的文章中,明确表示仅仅暂时开启“养老生活”。文中称,年仅39岁的古先生原本是一名网络技术员,2019年他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炎,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恢复,单身的他选择了养老院调养康复。而随后媒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刻意突出颇具敏感性的“年龄+职业”,并结合“养老院”这一特殊场所,将原本一起普通人因为患上滑膜炎无奈入住养老院的民生新闻,塑造成了利用新闻标题误导公众舆论的典型案例。
1、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事件舆情热度趋势分析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1月14日10时左右,网络上关于“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事件舆情热度开始显现,经溯源发现,@重庆晨报 于10:06将都市热报的首发报道改编为“#39岁网络技术员入住养老院# 早6晚9的作息、和老人一起追剧……”发布到了社交网络平台上。随后,新浪重庆、重庆同城、重庆头条等本地自媒体将此事进一步广泛传播,话题#39岁网络技术员入住养老院#阅读量和讨论量直线上升,在当天20时许到达舆情热度峰值。在后续传播中由此而延伸的更多话题讨论,比如“年轻人住养老院会成为趋势吗”“未来我们将如何养老”促使相关舆情热度绵延不断。
网络新闻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标题的不断引导和提示,对于特定的网络话题来说,其内容的凝练性和可参与性更是将兴趣点相似的网民聚集到一起,具有更强的公众舆论导向性。部分新闻媒体能够注意到这一点遵循客观的立场进行相应的议程设置,但受舆论接受程度存在先入为主的影响,#重庆39岁男子因病入住养老院#所引起的讨论量远不及#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这也意味着媒体误导舆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避免性。
2、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事件新闻标题如何误导舆论
在各种媒体误导舆论现象中,利用新闻标题这种最为直观的方式对公众造成的冲击最为常见,特别是当媒体出于先声夺人、吸引流量角度进行议题设置的时候,一方面往往通过报道对象的特殊身份来提升新闻价值,另一方面,从舆论关注点出发迎合公众心理。
其一,因为患病进入养老院调养并不能构成一则巨大舆论关注度的消息,即便是男子抑或是年轻人同样有权利选择某个地点进行康复治疗。但是恰恰是“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这一新闻点的存在和强调大大提升了新闻价值,将入住养老院的真实原因做了模糊处理,留给了舆论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普通人的印象中,“35岁的程序员”高龄、面临失业、中年危机、没有出路、没有前途,甚至存在着程序员35岁定律。针对“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的新闻媒体报道,由此而加深了舆论的刻板印象。
其二,基于当前多起年轻人猝死、年轻人对抗996的相关事件,该话题正颇受网络舆论关注,新闻标题采用“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为年轻人的描绘了另外一番舆论图景,提供了人生选择的其他可能性,恰恰契合了公众的逆反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舆论误导。
3、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事件网民话题“反误导”的能动性
从舆论反馈来看,大部分网民话题聚焦与媒体舆论引导的初衷相一致,即表现为特别关注“39岁单身程序员”,认为这是一起悲伤的故事,经新闻媒体强化突出年龄、身份标签之后,在舆论想象中,35岁之后程序员没有未来已经或多或少的成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方式;其次表现为认为996、ICU之后,年轻人有了新的选择——养老院,进而流露出羡慕之情——起码程序员有能力提前养老,彰显出年轻人对抗996的逆反心理和打工人的自嘲心理,新闻媒体解读“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事件当中看似是迎合公众,实则通过忽略真实原因的手段来误导公众。
但是,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传播意识更加强烈,正在深刻影响着网络新闻本身以及背后的新闻媒体。在“39岁程序员入住养老院”网民话题聚焦中,“批判媒体误导:患病修养是重点”仍然占据着一定的比例,持这一观点的网民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也构成了一定的“反误导”的能动性。由此可见,纵使新闻媒体标题误导舆论的状况一时间难以避免,随着网民传播意识的增强,自我识别并且积极纠偏的雪球将越滚越大,最终净化这一传播乱象。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