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当前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之后,我国几乎各地都会有零星的疫情出现,特别是从10月份开始,山东青岛、四川成都、黑龙江绥芬河、北京上海等地都陆续出现了新增本土病例,发生局部疫情反弹的情况。而在这一背景之下,社交媒体平台上也不断发酵并充斥着各类颇具网络舆论影响力的谣言,这些网络谣言或引发民众普遍恐慌、或在意识形态领域打擦边球进行负面情感动员、或基于负面传播效应强化着舆论偏见,进而演化成抗击疫情的一大顽固性“次生灾害”。但从另一视角来看,多地散发疫情特殊时期的谣言传播基本搭载着真实存在的信息内容,又不可避免地主观编造、恶意传播以及非理性的特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现实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媒介映射。
如何正视新形势下的网络谣言、并挖掘其与疫情爆发之初所表现出的不同之处有着有效规避新谣言层出、降低谣言危害及负面影响的现实意义。为达到这一目的,本研究以成都疫情突发阶段“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为例,分析谣言传播的舆情呈现以及各方辟谣反击力量的二元特征,进一步研究现实社会矛盾的偏见是否造成疫情谣言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并反思谣传治理问题。
1、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谣言传播特征呈现
12月12日,一张写有疑似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在接机口标注“请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游客原路返回”的图片流传。据@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官方微博 该图为微博网友Shawn99999999发布的恶意P图,严重违背事实,扰乱防疫公共秩序,属于违法行为。15日,@拉萨网警巡查执法 通报,经查,造谣网民“郑某某”目前在拉萨活动,网传图片为“郑某某”本人PS后发布到互联网平台。目前,“郑某某”已被行政拘留。从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遭爆料至造谣者被行拘,该事件谣言传播舆情整体呈现出传播与辟谣过程并存、部分公知恶意“带节奏”以及网民恐慌与理性情绪交织的基本特征。
舆情初现:传谣与辟谣近乎并存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12月12日12时左右网络上关于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开始呈现直线上升态势,至14时到达峰值,随后逐渐趋于下降,但综合来看12日当天仍为整体热度高涨时期。12月13日之后,虽然有最新辟谣消息,但关注度已经远不及初始显现时期。
具体来看,12月12日12:12,@鄢烈山 发布博文“这般野蛮粗暴,绝非我们的制度优势”配图为“请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旅客原路返回”,这一谣传信息由此进入公众视野。仅1个小时,@科学未来人 @四川日报 即发布辟谣信息,成为促使该事件公开传播最主要的力量,对诸多网民来说,辟谣信息先于谣言受到关注,谣传和辟谣近乎并存的状态大大缩短了传播生命周期。
部分“公知”带节奏,利用虚假谣言恶意制造偏见
微信公众号、视频、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等凭借强互动性、圈层化以及关联速度快等特性成为当前谣言传播的主阵地,在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的传播平台分布上亦是如此,微博客类社交平台的信息占比达到64%,特别是影响力较高的网络大V在企图“带节奏”的主观恶意下助推着谣言发酵蔓延。
以@鄢烈山 为代表的部分网络公知以情绪化叙事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一方面,其在博文中所批判的“野蛮粗暴”与“制度优势”形成强烈的意识形态对比,意在讽刺“一刀切”处置方式上的不当,将网民争议引导到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之上;另一方面,配图中“南京机场”与“成都旅客”再度建构起散发疫情期间的地域歧视,企图将现实中的地域划分延伸到舆论空间,利用聚光灯效应放大“人人避之不及”的地域偏见。
网民恐慌紧张情绪与理性求真精神相互交织
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舆情背后还体现着网民情绪的博弈。疫情的多地散发总会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是否有过密切接触”“本土病例何时清零”等等压迫感强烈的情绪伴随而来,当网民得知“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的虚假消息后,无疑会加重原本的紧张恐慌,从而使部分网民降低了辨别真伪的能力。而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的最终定性离不开部分网民发挥的理性求真精神,通过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下飞机的网友“手术灯”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标识牌上显示的内容为“请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的旅客主动到此申报登记”,并非是网上流传的“请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游客原路返回”。有视频有真相的实情打破了盲看盲信的道听图说,网民对于造谣者产生的负面态度占比63%,持21%的正面情绪主要源于对造谣者行拘的支持。
2、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各方反击力量分析
通过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舆情呈现特征分析可见,谣言之所以有着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以及较低热度的舆论影响力,与民众和官方力量联合辟谣的有效手段密切相关,首先,网络大V积极介入以成熟的谣言判断能力引导网民理性看待;其次,官方包括新闻媒体以及应对主体主动还原真相、快速行动助力谣言粉碎。
民众的力量:准确判断谣言增强舆论自净功能
网民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网络大v面对谣言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比如@贼叉:这年头公知的门槛这么低么?连英文也不p掉?@壹小寒:#鄢烈山#这个“公知”又开始造谣了!拿一张p图的照片造谣,好歹把英文也改改啊!欺负网友不懂英文!@黑历史打脸bot:请把英文也P一下……他们通过对图片源头仔细甄别和比对,发现了其中的破绽和问题,引导更多网民在转发和评论的过程中实现多源信息共享,进而消除不确定性,发挥着舆论自净功能。
官方的力量:用法治治理网络谣言
权威的新闻媒体及时发现谣传并积极辟谣,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都通过媒体向网民求证的方式传播出实情,第一时间满足公众对于该事件原委信息的需求,起到了消除恐慌、稳定民心的重要作用。针对疫情期间发生多起造谣传谣案例,警方用法治手段治理谣言网络塑造良好舆论环境已经成为共识,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事件最终查实造谣者为“郑某某”并对其施行行政拘留措施,舆论场形成了“抓的好”“严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话语表达。
3、多地散发疫情背景下的谣言传播反思
纵观南京机场劝返成都旅客P图谣言产生和辟谣后消退的发展过程,虽然网民认知层面已然意识到造谣者“害人害己”后的得不偿失,但舆论场争议并没有因此而落幕,特别是对传谣者删除博文之后免于处理引发网民持续性的追问,@地瓜熊老六:还没有找造谣的@鄢烈山 配合调查吗?为什么鄢烈山还在继续发帖?@无为李爷:这个野蛮粗暴批判体制问题转发破500的,处理吗?由此可见,谣传的危害程度也许不会随着事件本身的退潮而消失。
当前来看,几乎每一个地区的散发疫情时期都带来了不同类型和影响程度的谣言信息,越来越碎片化的谣言传播麻痹着网民的神经,单纯的依靠谣言出现-辟谣跟进的常规形势会让民众渐渐产生感官疲劳,这一背景之下,一旦发生散发疫情及时地全面披露、切实化解疫情特殊时期现实矛盾以及利用严密的辟谣体系来尽力规避谣言的出现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