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的文章,这篇文章围绕着吉林市一家开了24年的只需5元就可以住宿的女子旅店,讲述了住在5元旅店中那些底层女人们的故事。这篇文章发布之后,不仅在互联网中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还吸引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传播主体基于不同的视角对该事件进行簇拥传播,进而引发了网络舆论的多元聚焦和意见表达。
一、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相关信息网络传播热度分析
关于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的相关消息,最初是新京报于11月30日22:36发布的一则长篇新闻报道,随后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剥洋葱也在公众号上也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发表,在11月30日晚间在小范围内形成了一定的关注热度。12月1日早上新京报公众号再次发布了这篇文章,该事件的传播热度逐渐形成,但是并没有迅速推动传播热度攀升。直到12月1日下午,在多家媒体的联合传播下,其传播热度迅速高涨,达到峰值。随后呈现下降趋势,截至目前相关信息的传播热度仍然存在。在该事件传播热度的演化过程中,各传播主体表现得较为积极,其中媒体报道更是凸显了一定的特点。
1、非虚构人物叙事化报道成为引爆热度原生力
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的相关新闻最初是由新京报记者立足于客观现实采访撰写的长篇叙事化报道。这篇叙事报道从不同视角充分展现了不同人物的生存现状以及背景故事,较长篇幅下的人物故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公众具有一定的阅读吸引力,形成了较强的扩散基础。同时,这篇报道里面涉及多种引发公众思考的内容元素,如阶层、家庭、女性等内容,这些内容借助于媒体非虚构性的叙事报道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拓展和聚焦。
2、同一事件下不同媒体标题侧重点的差异性和碎片化助推事件热度
除了这篇故事性报道之外,各大媒体也基于这篇故事性报道对该事件进行传播扩散。但是不同媒体分别提取了故事报道中能引发公众热议的关键信息,并在标题中加以突出,如有的媒体突出了“多是被家暴后逃出来的女人”、有的媒体突出了“这里的人不避讳谈及男女间的关系”、有的媒体则突出了女人们“打工都是为了孩子”、还有的媒体则突出了旅店老板孙二娘说的“把宿舍开到老得动不了那天、有钱就交没钱拉倒”……同一事件下不同媒体报道标题侧重点的差异化和碎片化,一方面揭示了该事件中多元的关注价值,如女性、阶层、温情等;另一方面这些媒体也不遗余力地寻求与公众关注点相契合的信息点,进而助推了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并引发了较为复杂的舆论争议。
二、网络舆论呈现和公众情感表达
从住在5元旅店的女人们相关信息传播下网络情绪分布来看,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负面情绪的表达大多表现为较为低沉的悲伤、同情、无奈等,当然还有对其中家暴信息的抨击与气愤;正面情绪的表现多为公众认为这种新闻被报出来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取暖的感动;中立情绪表达则立足在对现实的生活真实写照等。总体来看,舆论表现出如下特点。
1、现实角度下公众同情和希望交织的舆论共情
住在5元店的女人们引发了公众对于这些身处底层中阿姨们的同情,同时还饱含对她们现状无力改变的无奈。除此之外,公众被这些阿姨们在各自的困境中努力生活、相互取暖的精神所打动。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引发了公众对于自身以及周围人现实处境的联想和思考,进而形成了生活负重前行的不易与坚持。网友们立足于现实角度与故事中的主角人物相联系,产生了极大的舆论共情,也由此形成了悲情下正能量的舆论共识。
2、性别斗争性内容在舆论反应中被弱化,善意性的行动诉求凸显
这则报道里是以底层女性为视角,即便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突出了被家暴、底层女性的真实面貌等信息,但是性别斗争性的内容并没有在舆论中被突出和放大,相反舆论反应中形成了较为自觉性的弱化之势。大多数表现为对女性伟大的赞同和对这些女性们以及万千老人们能够老有所依的祝愿。网民们这些善意的表达进一步演化为希望捐款帮助她们、希望她们被更多人看到、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关照的行动诉求。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