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生活APP深入人们的吃住用行,方便大众的同时,也有新的问题出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大数据杀熟”这一概念已经屡见不鲜。今年3月份,携程也因为大数据杀熟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了一份杀熟榜单,看看有没有你熟悉的APP?
杀熟榜单:去哪儿、飞猪旅行等被点名
本次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舆情采集和体验调查三种方式。从上图体验调查表来看,在随机抽取的去哪儿和飞猪的5个样本中,均有1家酒店老用户收费比新用户高。在事件爆出后,网民小汪是只喵 对此反应,亲身经历过上述两款APP用不同手机看,出现价格不一样的情形。大数据杀熟这个现象存在已久,平台的“坑”却不知如何避免。
去哪儿、飞猪对此回应:不存在。两家企业均对“大数据杀熟”行为予以否定,同时表示价格不一样可能是优惠券、库存等实时价格造成的。
一线城市讨论热度更高:
通过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于“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分析,一线城市北京、广东、上海热度排名前三位。在“互联网+”消费环境中,一线城市人口流动、平台消费都较其他城市频繁,遭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更为常见。
网民态度分析:
在之前的调查中,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很多平台新老客户定价不一样,网民在看待这一现象时,正面情绪占比10.9%,而负面情绪占比达到70.6%,网友谴责平台的同时,如何进行整治也成为讨论的焦点。网友@竞争法研究 建议对新用户的优惠应当公开且明示,让老客户了解,可以自由选择,这一言论获得不少网友支持。中立情绪占比达到18.5%,也有网友指出对于平台的新用户,平台都会使用优惠券等用户激励机制,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也情有可原。
小结:
早在2018年,新华社就对这一现象进行点评,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可以优化服务,也会被用来精准“杀熟”。监管必须亮剑,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如今“大数据杀熟”现象依然存在,多数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熟”,长此以往,只会加深用户对平台“价格歧视”的负面印象。从平台角度,如何重拾用户信心,少一点套路,优惠力度上多一些公开透明,才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