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各类手机APP时
你是否看到过“青少年模式”的弹窗?
以短视频平台为例,在青少年保护模式下,平台会在内容、使用时长以及消费等方面对青少年用户做出了限制。例如每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每天晚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段内禁止使用该软件,以及无法开启或观看直播,不能打赏、充值、提现等等。
不过
不同软件在这一功能上的表现
良莠不齐
据上海网信办经前期调研
目前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
普遍存在入口藏得深
覆盖不够广
身份识别不精准
专属内容池不丰富
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
在2021上海市网络举报宣传月开幕之际,上海网信办推出《上海网络平台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在哔哩哔哩、小红书、喜马拉雅、阅文集团、Soul、么么直播等18家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推广试行,指导上海属地主要音视频、网络文学、网络社交、网络直播等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采取积极的举措,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创作和传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为未成年人织密网络保护网。
《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共有20条规定
在“青少年模式”分层分类管理方面
进行了积极探索
主要有五个特点
01 注重由易到难,分级落实
《设置指南》分为“基本要求”、“行业专项要求”、“倡导性要求”3个层次。其中“基本要求”包括:企业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建立身份真实性审核机制、启动和退出青少年模式、建立专属内容池、强化弹窗和广告管理、明确支付规范、防范沉迷网络游戏、健全举报机制、加强儿童信息保护等十个方面。“行业专项要求”和“倡导性要求”对不同行业,在加强正能量内容供给、青少年身份真实性验证、限制使用网络时长、时段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强化内容导向管理,疏堵结合
《设置指南》要求平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好信息内容安全导向管理的同时,不断丰富青少年专属内容池,以教育类、知识类、科普类内容为主,确保该模式下内容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同时限制青少年模式下的搜索和推荐算法功能,在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方面最大限度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03 跨前一步,探索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做出差异化功能限制
《设置指南》要求网络平台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8-16周岁、16-18周岁)在充值、购买产品时对单次、每月累计金额设置上限;明确在青少年模式下不得开启打赏功能,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不能担任网络主播。
04 扩大覆盖到属地应用商店,具有首创意义
《设置指南》为了从源头上减少不良移动应用程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要求属地应用商店督促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设置青少年模式或防沉迷系统。
05 立足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大数据、算法等支撑作用
《设置指南》在实名认证环节,鼓励有能力的平台探索使用非采集类人脸识别、身份证比对等技术验证青少年身份;对于已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定位未成年人用户。
在全国范围率先推出《青少年模式设置指南》试行版,这是上海网信办探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项创新之举,用于指导上海属地重点网络平台率先高标准、严要求地设置“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绿色上网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知识手册》也正式发布,手册中精选了七个典型案例,涉及网络直播、网络沉迷、网络侵权、网络欺凌多个方面。
针对近期家长举报较多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参与“饭圈”集资打榜、儿童邪典视频等热点问题,手册中给出了需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等补充说明,引导学生和家长在遇到网络不良信息时可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举报,为营造未成年人清朗网络环境保驾护航。
如何举报?
《上海市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动倡议书》发布
(来源:“网信上海”微信公众号)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