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舆情危机对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日渐扩大,为更好的树立主体的口碑和形象,提升民众对其信任度和好感度,新闻发言人作为整场发布会中最关键的人物,对于信息的公开、危机的化解、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专业的素养和应对技巧。
一、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中的职责就是公告相关信息、化解舆情危机以及塑造口碑形象。对新闻发言人来说,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信息和目标。在与记者沟通时,新闻发言人必须确保在发布会上可以保持话语的主导权。而非被记者“牵着鼻子走”,导致核心信息没传达,目标没完成,更别谈化解危机和塑造形象了。
二、新闻发言人应对不同类型记者的技巧
1. 针对“百事通”型记者
这类记者喜欢罗列各种名称、事实与数据,来显示自己对此事的了解程度。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可以多谈论一些记者知道以外的信息,或者提供一些新的事实和数字,来获得发布会的掌控权。
2. 针对“迫不及待”型记者
这类记者会习惯性的打断和插话,并且立刻抛出另一个问题。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要用恰当的方式打断该记者的话,再继续自己的阐述。
3. 针对“旁敲侧击”型记者
这类记者往往喜欢用提示性或者假设性的言辞来转移话题,目的就是让发言人顺着他们的思路走,从而套出他们想要的信息。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可以使用“桥梁法”与记者周旋,但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核心信息,避免回答任何假设性的问题,落入他们的圈套中。
4. 针对“飞镖投手”型记者
这类记者喜欢突然抛出一些“敏感”问题,并且言辞会相对激烈。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首先要平定自己的心情,不要与其争论或者急于为自己辩解,可以使用温婉的语言否定他们的观点,然后再阐明自己的观点。
5. 针对“偷换概念”型记者
这类记者喜欢按自己的意图转述发言人的回答,继而提出进一步的质疑。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必须明确自己的态度,先否定他们的表述,再重新阐明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
6. 针对“机关枪”型记者
这类记者喜欢一次性提出若干问题,就像机关枪一样全面连续性扫射。针对他们,新闻发言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相对容易的问题回答,回答后告诉他:其他问题我们可以会后沟通,现在我们把时间留给其他记者。
三、新闻发言人的应对禁忌
新闻发言人要想组织好一次发布会,做好舆情危机的应对处置,不仅要懂得在发布会上怎么应对各类“刁钻”的记者,还要明白有哪些方面的禁忌。否则不仅无法处置好先前爆发的舆情危机,反而容易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引发二次舆情危机。
新闻发言人需要注意的禁忌包括以偏概全、“熏鲱鱼”、或然判断等方面。以偏概全指的是利用事件的部分情况来做结论;“熏鲱鱼”指的是用关系不大的事务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或然判断指的是只提供非黑即白的选择,忽略实际情况中会有更多的选择。
为了避免舆情危机出现时仓促应对,政府和企业应该提前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早发现与自身相关的舆情事件,可以使用舆情监测系统类的辅助工具,进行相关的舆情监测和预警,帮助政府企业了解民情,了解市场。
【QQ咨询,可免费试用舆情监测系统!】
相关搜索:政府、企业如何进行舆情危机预警与管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