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陶勇医生在两会你我他访谈节目中谈及当下青少年近视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根据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的视力变化情况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从59.2%上升到70.6%。而近年来随着电子数码产品深入孩子童年,长时间看电子屏幕、过早的过度用眼对于青少年眼球生长和视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
陶勇医生在节目中提及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高中有80%,少年近视防控非常严峻。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同时也给出预防近视应对措施,保护视力要牢记“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这一番言论迅速引发网友产生保护眼睛意识以及关注孩童视力,陶医生言论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影响力与其在公众心中专家权威的形象分不开,以下就此番言论传播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陶勇医生网络印象标签词
围绕陶勇医生在网络上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眼科医生”、“理性天使”、“光明”等词汇包围了陶勇医生在网络上的的形象建构。给无数患者带来光明,履历优秀的医者在经过暴力伤医事件后,陶勇医生的遭遇及术后言论均能在网络上引发网民共情与讨论,网络话题比如#陶勇自述如何走出伤医事件#、#陶勇谈理想医患关系#、#陶勇医生恢复出诊#等均产生了较高影响力,同时在网络群体情绪感染下,网民自发对这位积极乐观、心地善良、不畏艰难的医生抒发致敬与感动心情,同时与陶勇医生相关的社会议题也逐步形成话题圈讨论。在相关话题词中,提及频次较高的比如有医患关系、人性讨论等。
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力
该事件传播中,一方面是央视新闻、新浪育儿等权威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传播提高公众信任度,另一方面是近视类与眼科相关舆论话题中,公众不可避免的将陶勇医生视为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角色。根据百科解释,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舆论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
在一系列话题设置与解构下,陶勇医生高大伟岸、正面的医者仁心形象逐渐渗透至公众认知。这也表现为很多网友在提及医者形象、眼科医生相关标签时,不可避免的想到陶勇医生,这有利于医生公正权威的形象塑造。同时专业领域意见领袖在当下社交媒体舆论场中充当着“引路人”角色,每每涉及眼科、医者等相关公共话题时,这类意见领袖能给公众解惑,产生巨大的网络舆论影响力。
网民如何看待近视问题?
近视问题不仅仅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愈发严重,从相关话题言论中也可看出,网民均对现在的用眼问题表现出担忧、焦虑情绪。联系当下的社会环境来看,手机及电子产品几乎成为现代人不可回避的工具。诸多网民沉溺于虚拟空间世界,停留在手机、电子产品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低头族”现象已经见怪不怪。而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这一话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众产生用眼护眼意识。在这一话题下网民表现出高度的参与感和良好的互动性,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看到这一新闻后结合自身条件产生了危机感,“700多度+300多散光,我觉得离瞎不远了...”“成年的需要吗,感觉每天对着电脑太久了,好怕瞎… ”“近视的真的特别多,记得高中的时候整个班上基本全都戴眼镜,只有几个不近视的,少的可怜的几个。”还有不少网友借此话题探讨拯救近视眼的相关措施补救,希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在未来尽快突破这一难题,解决当代人的近视问题。在相关传播中,还有部分健康领域网络博主总结爱眼护眼的“秘笈”,纾解公众焦虑情绪,预防近视度数加深。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