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艾云尼” 特大暴雨 台风 强降水 广东 大雨 暴雨 触电
(图片来自网络)
简介:2018年6月3日起,受台风“艾云尼”和季风共同影响,广东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天气。强降水给多地带来了严重水浸,造成出行不便,局地甚至出现山体滑坡,酿成灾害,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相关舆情量在6月9日达到顶峰。
从舆情传播趋势可以看出,整体舆情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6月3日起,广东西南部出现大到暴雨,由于每年的4月到9月为广东主汛期,多雷雨天气,因此在本次暴雨发生前期并未引起网民关注。但6月7日到9日,为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高考遭遇暴雨,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舆情量于6月8日达到次高峰,6月9日达到舆情量顶峰,随着高考顺利结束以及降雨量的减少,网民对暴雨的关注量随之下降。6月10日,广东降水明显减弱,舆情热度逐渐回落。
由以上传播平台分析图可知,有关“广东特大暴雨灾害”的舆情信息中,平台传播量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微博、新闻客户端、新闻网站。
微博是本次舆情传播的最主要场所,平台传播量占比为72.28%。6月8日,人民网法人微博@人民网发起#加油高考生#的微博话题,高考期间,广东肇庆市紧急调动5辆消防车、1辆武警运兵车、8艘橡皮艇、5艘冲锋舟及平板货车赶赴支援。共得到8万+的转发评论量及10万+的点赞量;6月11日,@今日头条发布雨天安全指南,提醒广东市民雨天行车注意事项,同样得到网民大量转发评论及点赞。
新闻客户端排名第二,平台传播量占比为12.42%。“天天快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新闻客户端充分迎合网民时间碎片化的特点,不断推送广东各地降雨及受灾情况,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新闻网站以其权威性、时效性的特点在本次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占比为6.45%。6月9日,“中国天气网”发文称,据统计,截至6月8日16时,广东省受灾21.47万人,转移避险7.2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64万人),因灾死亡5人,因灾失踪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6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6月12日,“人民网”发文称,未来三天广东将有暴雨。提醒广大市民事先做好准备,备好雨具,防范水浸。
受台风“艾云尼”(热带风暴级)环流影响,广东省多地出现特大暴雨灾害,“中国天气网广东站”“凤凰网”等媒体对广东特大暴雨天气进行了报道,并预计了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其报道占比达25%。
伴随着暴雨天气,广东多地积水严重,出现水浸街现象,不仅给当地民众出行造成困难,而且导致多人在积水中因漏电身亡,“央视网”“澎湃新闻”等媒体关注并报道了因暴雨导致的触电伤亡事件,此类报道占比达21%。
由于此次暴雨天气恰逢高考期间,引发“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新闻”等多家媒体聚焦暴雨期间的高考,“南方网”发文称,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台风暴雨中落下帷幕,73.3万名考生顺利完成高考,今年广东高考无一人因极端天气缺考,此类报道占比达18%。
《南方日报》、《新京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反思暴雨导致的多起触电事件,《新京报》发表的《广东水漫大街,市民需要的是不用担心会触电身亡》一文“质疑”广东的排水系统以及电力设施的配置,引发大量的转载与评论,此类报道占比达14%。
部分媒体盘点了台风“艾云尼”带来的其他影响,像部分列车停运、农产品滞销、荔枝裂果等,此类报道占比达10%。
受“暴雨致多起触电事件”的影响,部分媒体科普暴雨天气出行如何保障安全,开车尽量避开积水洼地、涵洞、立交桥下方等路段,行人尽量远离路灯、高压线等,此类报道占比达8%。
此外,其他新闻占比4%,主要是科普台风“艾云尼”、广东各地区如何对抗暴雨灾害等。
近日,持续强降水致广东多地内涝严重,引发网民热议。36%的网民言论“晒”广东各地被水淹情况,广东多地市区街道、社区、学校道路被淹,有网民直呼“开启看海+瀑布+漂流模式”“在珠海光有车是不够的,船才是王道”,此外,“白云机场被暴雨覆盖变‘码头’”更是引发网民激烈讨论。
22%的网民言论关注特大暴雨影响广东多地高考,高考期间,广东多地普降大雨,给高考的学生带来诸多不便,“广东惠州用特警冲锋车送考生入场”“广东肇庆用运兵车、冲锋舟、平板货车送考生霸气入场”“广东深圳交警暴雨天护送考生反被投诉”等消息引发网民热议。
16%的网民言论议论广东暴雨多人触电死亡,因持续暴雨,6月8日,佛山禅城区一公交站一对母女触电倒地,抢救无效死亡。同日,广州白云区一名17岁少年触电身亡。引发网民对交通设施设备质量不过关、暴雨前应关闭广告灯箱等问题的讨论。
12%的网民言论吐槽广东各地排水系统,认为广东各地排水系统落后,呼吁政府重新整改排水系统。
9%的网民言论分享雨天安全常识,如:雨天如何防触电?行车遇暴雨怎么办?暴雨天行人出行如何保护人身安全?
此外,还有5%的其他言论,主要是认为政府不作为、关注广东各地未来天气情况等。
由上图可知,全网有关“广东特大暴雨灾害”的言论中,有10.3%的原帖,主要包括传播广东各地被水淹的情况、分享雨天安全常识等内容。这些原帖引发65.7%的转帖和24.0%的评论,扩大了网民对于这一话题的传播关注度,增强了话题传播效果。
由上图可知,网民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地区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广州、深圳、佛山、汕尾、肇庆、清远、惠州等广东多个城市持续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多地变水城,并且,从6月12日傍晚开始,新一轮强降雨再袭广东,故广东网民对此事件关注度最高。2012年,北京曾发生“7·21北京特大暴雨”,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2016年,北京又发生“7·20北京特大暴雨”,降雨时长超“7·21北京特大暴雨”两倍;中央气象台预测2018年6月13日8时至14日8时,北京西部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局地并伴有冰雹,故北京网民关注度较高。2017年6月,江苏遭特大暴雨袭击,暴雨洪涝灾害共造成29.9万人受灾,2.8万人紧急转移,江苏网民对类似事件较为关注,故江苏网民关注度也比较高。
在全网有关“广东特大暴雨灾害”的言论中,负面言论居多,占41.6%,主要是调侃广东各地被水淹,吐槽广东各地排水系统落后、市政设施陈旧质量差,痛斥政府不作为等。其次是中立言论,占31.3%,主要是分享雨天安全指南、传播广东遭遇特大暴雨灾害等。正面言论占27.1%,主要是点赞“广东惠州用特警冲锋车送考生入场”“广东肇庆用运兵车、冲锋舟、平板货车送考生霸气入场”等。
广东暴雨,导致多地积水严重,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威胁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官方通报称广东已经有4人疑遭电击身亡。而比暴雨灾害更严重的是,公众开始将这场“天灾”质疑为“人祸”。
“漏电悲剧”引发网民对城市基础排水工程是否达标的追问,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反思“积涝成疾”的城市排水系统以及城市公共管理是否能够真正保障居民的基本安全。《新京报》发表社评《广东水漫大街,市民需要的是不用担心会触电身亡》,认为排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人为可控的范畴,也是理应追查的方向,矛头直指地方政府。“北京卫视”新闻节目《“小概率”背后的“大问题”》,认为漏电虽是“小概率”事件,但百姓安全却是“大问题”,当地政府就事论事的防漏电检查远远不够。
显然,无论是事前发布暴雨天气预警、雨天安全指南等预防性措施,还是事后追责、排查隐患等补救性行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众对暴雨的恐慌,而扎实的公共管理工作、质量过硬的城市排水工程,才能让城市从容应对强降水天气,也是对相关舆情的最好回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倘若只存在少量非议,或许需要对舆情实况加以辨别,但当越来越多的质疑声音出现,众多网民和权威媒体一并追问“雨天外出安全如何保证”,有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详细了解情况,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在此事件中,让有关方面陷入舆情被动局面的,不是暴雨本身,而是由暴雨牵涉出的市政工程和公共管理问题。惟有从根本着手,才可把“天灾人祸”的风险降到最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不起暴雨灾害的“洗礼”,从“艾云尼”带来的“漏电悲剧”中吸取教训,防范类似悲剧再度发生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6月13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