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四川地区多地水库中出现太阳鱼的踪迹,据悉,太阳鱼原产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是一种适应性十分强,食性杂,群体产量高,能自然繁殖的鱼类,味道较好,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但是在我国的淡水水域中太阳鱼的数量较少,野生太阳鱼体型小,在人们的餐桌上并不常见。而这一消息经爆料后,在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说法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关注重点,以下简要分析事件的热度及网友们的倾向性观点。
一、自媒体爆料引发舆论围观
由于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热点信息源自自媒体爆料,经个人交际圈及网络社交媒体发酵得以放大。该事件的信源来自某垂钓自媒体博主博文,在水库垂钓时钓获了大量体积较大的太阳鱼,同时经熟人圈传播发现太阳鱼不仅仅存在于这一水库,在多个大型水库都能发现其踪迹,由此引发生物入侵等猜疑声音。
6月6日本地新闻资讯博主如@成都商报 第一时间爆料了该事件,互联网上相关话题的热度开始发散但产生的影响力有限。
6月7日,从舆情趋势图可以看出网络热度产生较大的波动,多方媒体博主如@36氪 及自媒体博主开始就此事展开评论,不过专家及时对此辟谣称不会导致泛滥成灾,促使网络热度降温较快,关于该事件的讨论热度持续时间较短。
二、舆论分析:娱乐玩梗与担忧心态两极分化
从网民网络情绪呈现来看,该话题下主要以正面情绪言论占比为主,戏谑化表达在总体言论中占比64%。中立情绪占比29%,对于外来生物物种部分网友保持谨慎小心态度,还有小部分负面言论占比7%。
1、“万物皆可吃”娱乐玩梗心态
从网民对此新闻的观点来看,看到罕见物种出现在我国水域第一反应是“红烧还是清蒸?”,万物皆可吃的“吃货”乐观心态活泛舆论场,网民娱乐化表达促使话题热度不断扩散。在热门博文中@勤奋de班长 博主对此太阳鱼进行了科普说明,太阳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其含粗蛋白18.8%,粗脂肪1.15%。这种鱼在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比如在美国是一种普通的可食用鱼类,是伊利诺伊州的州鱼,而在日本则是明仁天皇50年前从美国引进,由于当时明仁的身份是王储,因此这种鱼一度被称为“王子鱼”。
不过这种鱼曾在日本迅速繁殖引发过一场生态灾难,对于该种鱼的历史渊源与突然出现,网民...都没那么关心,怎么吃才是最重要的。由此一场关于美食烹饪的讨论就此展开,前排网友的热门言论中,已上演一场娱乐化表达的饕餮盛宴。比如“经典三问: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其他的都没看到,就看到了肉质鲜美”、“对付这种鱼,刀切鱼生是不能制止泛滥的。速度太慢。为了生态,还是改成铁锅炖或者火锅吧。”不过对于用吃解决太阳鱼泛滥问题,当地生物研究所所长表示,吃解决不了问题,需要专业的捕捞队进行针对性捕捞才能控制数量。
2、警惕外来物种入侵担忧声音
除了调侃言论之外,热搜榜上常出现海关拦截外来物种的相关信息,防范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潜在因素,网民在多次信息刺激后每每出现罕见物种时容易联想外来物种入侵相关危害,其中也不乏担忧性言论出现,虽然太阳鱼目前还未对当地生态构成较大威胁,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检察日报在《守护国门生物安全人人有责》一文中提到,今年一季度海关在邮件、快件、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外来物种710种、1749批次。平均每天截获约190种次有害生物。海关截获外来物种次数大幅增加,一系列数字背后蕴藏的危险隐患是: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侵害生物安全。
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前,本不应该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只要每一位公民都树立起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守护国门生物安全,一定能把外来物种阻挡在国门之外。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