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安徽阜阳临泉县11岁男孩独自跪地守候患癌母亲”的视频受到舆论广泛关注:患癌病危的母亲抚摸着11岁儿子做最后的叮嘱:我不畏惧死亡却怕你羽翼未丰无人护令无数网友动容。
据男孩舅舅袁先生介绍:妹夫对孩子身世有怀疑,孩子出生3天后从医院离家出走;3岁时做亲子鉴定证明是父子关系,但妹夫不认可。妹妹去世前曾苏醒了一天,精神很好,一直说放不下孩子,家人还开心地以为出现了奇迹。妹妹已于近日去世,30日上午已安葬,妹夫至今没有消息,孩子已报警寻找父亲。
视频里母亲重病下对孩子的依依不舍和担忧,弱小的孩子面对病危妈妈的无助和呼唤,无一不令人心疼,而孩子父亲的抛弃和冷漠就像悬在其上的利剑引来无数人的愤怒和谴责。那么在这起事件背后,又呈显出哪些媒体报道过程中的偏差和舆论特征呢?
媒体报道偏差性
在关键环节、关键材料、关键证据、关键词语上,新闻来源不清楚和不准确,是造成失实的“关键所在”和“隐患所在”,特别是网络新闻,为追求流量,吸引舆论关注而到处摘抄,不进行求证,进而容易造成报道出现偏差和失真。就拿#11岁男孩跪守患癌母亲#来说,关于男孩母亲的去世时间上,有的媒体说是28日去世,还有部分媒体说是29日凌晨去世,各家媒体在发布新闻前是否进行了有力的考证是留给公众的一个疑问。
新闻媒体应该对于报道的内容进行有力的核实,证明新闻中的每一点信息都是真实可信,有根有据的,而不是盲目跟风,误导读者,损害媒体有关严谨性、专业性、可信性的自身形象。
网络舆情的裂变性
网络舆情涉足多个领域,舆情热点、焦点、沸点异常复杂多变,与网民自身利益相关或者能引发舆论共鸣的问题都是网络舆情的易燃点,其突发性、裂变性等特征尤为明显。一个社会热点往往有成百上千万,甚至过亿的网民共同关注,极易点燃网民情绪,加剧网络舆情的迅速发酵、扩散与传播。“病危”“未成年”“遗弃”“遗愿”等网络热点话题或标签,引发大量网民围观。因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叠加、分化特性,网络信息传播就会呈现指数级裂变,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11岁男孩跪守患癌母亲#事件经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主流新闻媒体的报道带动,信息传播呈现几何级裂变,引发了一场舆论对于遗弃、人性及未成年人抚养问题的热烈探讨。
舆论传播的分散性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舆论的主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互联网出现以前,由于地域、种族、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人们往往只能在特定的环境里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传统的传播方式也很难打破这种空间的限制。但是,互联网出现以后,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其传播的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为最广泛的参与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可能。
在网络空间里发表言论、形成舆论的主体,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遍布全国,甚至是遍布全球,人们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主体,从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对微博客类社交网络中关注#11岁男孩跪守患癌母亲#网友地域分布来看,参与事件转发、讨论的网友分散在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江苏、北京三地网友居多,占据了前三位。这与三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敏感程度以及社会事件的高参与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此事件中所涉及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人伦道德等都属于网民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网民参与热情较高。
网络舆论理性与非理性交织
在网络舆论中理性和非理性并存,并随着时间、事件的不断发展和真相的揭露逐渐趋于理性。由于网络的自由化和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舆论最突出的问题:非理性。网友素质的参差不齐带来了“网络暴民”、“网络暴力”,在很多的热点事件中网民盲目性、极端性、情绪性等非理性的表现比较明显。随着网民的不断成长以及对典型热点事件的经验总结,对于网络舆论非理性问题的讨论和指责声逐渐减弱,对于网络舆论的理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网络舆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不断博弈的过程,最后渐渐地趋于理性。网络舆论的初期,由于各方细节和事实都不清楚,网民的言论以非理性为主,质问、声讨甚至谩骂的声音会处于上风。
在11岁男孩跪守患癌母亲事件初期,舆论在对男孩表达同情,对男孩母亲的伟大母爱表示感动,以及希望男孩母亲病情能出现奇迹之外,更多的舆论矛头则指向男孩子父亲的冷漠无人性,认为他抛弃弃子,枉顾人伦,作为丈夫没有与妻子同甘共苦,作为父亲没有尽到一位父亲应尽的抚养义务,在妻子病危之际了无音讯,其行为和做法超出了人们的习惯认知,认为他应该受到法律严惩。
舆论的发展期,随着新闻媒体更多的发布寻找男孩父亲的进展以及男孩及其母亲的最新情况,得到的帮助等信息,各类为男孩出谋划策的理性言论逐渐增强,与谩骂父亲的非理性言论进行交锋和辩论。
舆论平息期,随着男孩母亲的去世,各方对男孩的帮助和安排,理性言论逐渐增强,非理性的言论逐渐减弱,此时关注男孩后续安排以及抚养问题的理性声音占据主角地位。
网络舆论借助了一定的非理性因素才得以发展壮大,在某些事件中,非理性因素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任何事物要把握好一个度,在有限的、不伤害到他人根本利益为前提之下,非理性的言论会更加刺激事态的发展,而随着舆论的发展、网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应对能力在经过各种舆情事件的锻炼后,理性则会逐渐增强最终归于理性。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