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我不是药神 天价药 仿制药 白血病 格列宁 医保 原研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简介:2018年7月5日正式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因电影取材于真实案例,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存现状,激起了观众的共鸣,迅速走红成为现象级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电影上映后原型人物陆勇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因陆勇为病友代购印度仿制药,2014年被检方以涉嫌销售假药罪起诉,后经多方综合考量最终不予起诉。随着《我不是药神》热度进一步攀升,电影引发了舆论对仿制药、高价药、医改、陆勇案等话题的大讨论。相关舆情量在7月6日达到顶峰。
7月5日,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各大影院正式上映,因其影评口碑爆棚,上映首日便迅速引发关注。6日,《我不是药神》故事原型陆勇案,因首映日电影爆炸式的票房被重新展现到大众面前,@电影全解码、@头条新闻、@梨视频发文及专访视频大力传播陆勇的事件,@湖南检察发布2015年湖南检察机关决定对高仿药与专利药之间陆勇不起诉的决定书,引发一片点赞和好评,“人民网”《广州日报》“新浪网”等媒体及@宋鸿兵、@刘雅瑟等微博大V发布文章、博文,发表对高价专利药品与白血病患者之间的思考,舆情量在当天达到顶峰。随后,电影仍持续热映,由此引发的舆论争议未曾停止,因而舆情量虽稍有下降,但相关热度不减。
由上图可知,在有关“《我不是药神》引争议”的信息中,60.88%来自微博。因微博互动性强、社交灵活、受众广泛,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微博中的宣传力度较大。电影上映后,主角原型陆勇的故事受到网民关注,@湖南检察、@财新网、@梨视频娱乐等博主传播了陆勇事件及陆勇在受到关注后对于该电影的回应。从电影延伸到现实的高价专利药与白血病人难以支付高价药品之间的矛盾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三思逍遥、@宋鸿兵、@毕志飞等博主发布博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吉大利林白白、@一领淡鹅黄等草根网民发布了药品“格列卫”的具体优惠计划情况,受到众多网民转评。
15.28%来自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定位精准、传播多元、营销高效,成为舆情量第二的传播平台。在监测时间段范围内,从电影《我不是药神》衍生出了众多阅读量超过10W的微信文章,其中,除了对电影本身进行传播外,“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我不是药神>改编自真实事件:活着的境界分5层,你在哪层?》《<我不是药神>刷屏,然而这些你未必都知道》等揭露电影原型的文章更是获得1万多点赞数。
13.45%来自新闻客户端,主要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发布了大量关于该电影和电影主角原型陆勇的文章。
《我不是药神》上映以来,以其高票房高口碑和高讨论度,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8%的媒体报道聚焦《我不是药神》票房收益,7月9日,“新浪娱乐”发表《硬气!〈药神〉首周破13亿夺全球冠军》一文,称:凭借过硬口碑,自7月5日正式上映后,《我不是药神》继续此前点映时的辉煌战绩(四天1.63亿),首日1.59亿,次日2.40亿,周末两天更是连续破3亿,首周累计12.76亿,稳坐周冠。
23%的媒体报道科普中国抗癌药产业现状与前景,“每日经济新闻”发文称,我国目前的抗癌药产业不容乐观,远远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但随着中国将部分进口抗癌药关税降为零等利好措施的实施,癌症患者也能用到越来越便宜的“救命药”了。
18%媒体报道认为《我不是药神》是国产电影佳作,“投资界”分析认为,这部电影在豆瓣上被打出了9.0分的高分,除此之外,在本世纪,豆瓣上评分过9.0的电影只有两部,一部是《鬼子来了》,另一部是《无间道》。无论如何,《我不是药神》的开门红,总归让中国电影看到了希望。
14%的媒体报道关注电影主人公原型,“上海热线”报道,电影原型的主人公陆勇是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高药价的逼迫下,走上了海外代购国外仿制药的道路,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也正因为代购仿制药,他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抓获。
11%的媒体报道呼吁改善医疗环境,“证券时报网”认为,最能鼓舞人心的不是“神”,药神的意义在于推进药品进口管理和医保改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期待的还是更好的医疗环境。
此外,其他新闻报道占比为6%,主要是赞扬电影演员的敬业精神、关注电影花絮、科普仿制药和假药的区别等。
自《我不是药神》上映以来,“高价药”“仿制药”等话题引发网民关注。
39%的网民言论点赞《我不是药神》是良心之作,大部分网民认为这部电影是国产电影近几年来最有社会意义的一部。“豆瓣9.0”“1日破3亿”等都成为网民关注的话题。
30%的网民言论涉及《我不是药神》的原型人物陆勇,网民针对陆勇的家庭背景、患病经历、无偿代购印度抗癌药、因涉嫌卖假药被抓等信息进行讨论,并点赞陆勇是真英雄。
“2万一盒”“200一片”“三年吃掉一套房子”“睁开眼睛800就没了”……儿时几块钱就能治病的“特效药”,如今已难觅踪迹。很多救命药,却贴上了高价的标签。部分网民言论质疑原研药价格太高,此类言论占比14%。
11%的网民言论涉及中国的医保制度,有网民发帖认为,买不起药、治不了病,这不是一个具备文明理念社会应该出现的状况。买仿制药错误既不在药厂、也不在病人,而是我们的医保制度。医保既然来自全社会,自然要用在全社会的人身上,保障大家的基本医疗条件。也有网民建议能有更多的抗癌药进入医保。
此外,还有6%的网民言论发表了其他观点,主要包括夸奖徐峥演技好、关注白血病患者等。
《我不是药神》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讲述了一部分患者因经济原因买不起高价进口药,设法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印度仿制药的故事。电影通过展现小人物的命运,恰当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点出了“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社会痛点。在海量的电影评论中,有关部门应该努力听到人民的呼声,深思当前的社会民生问题。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回应人民的呼声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人命关天”,它表达人们古往今来最质朴的一种诉求,那就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不可被轻率对待,更不能遭到践踏。电影中出现的正规药与印度的仿制药,价格相差巨大,令人咋舌。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救命药”如此昂贵?这也是电影引发的核心讨论点之一。目前来说,电影里大家感到痛心的高药价问题在现实中正逐步改善。譬如,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推出了一系列抗癌药新政,今年5月1日,进口抗癌药零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对于“瑞士格列宁”这类的正版药,将实行更低的市场价格。但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加速医疗体制改革进程,首先要以更大力度破除改革阻力,对仿制药适度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为方便仿制药进入公立医院购销体系提供制度保证。其次国家要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将重大疾病所需药物纳入医保手册,督促抗癌类药物进一步降价,确保老百姓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不会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
陆勇案见证中国法治的进步
法治应当是良法之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法律的名义进行压制,否则法律将失去起码的正当性。在陆勇这样的具体案件中,湖南省沅江检察机关敢于担当和作为,权衡情理法,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充分表明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思维,以及对保护专利和促进创新的一贯态度。当一位本性善良的公民陷入了法律价值冲突所造成的涉罪漩涡之时,也许法条依旧冰冷,但作为检方以及检察官能慎重对待、酌情处理,时至今日,我们仍旧可以从中读出浓浓的司法人情味。
《我不是药神》传达了人性的温度,引发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大讨论。通过一部电影,反映出当前社会的问题,是电影作为大众艺术的基本功能的体现。反观中国电影市场,叫好又叫座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依然非常稀缺,这样的境况也应该引起电影工作者与管理者的关注。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7月10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