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曾一度甚嚣尘上,当时有媒体评论称“疫苗从未如此震颤国人心尖,仿佛那根带血的针头,下一秒就要毫无预警地刺破血管。”时隔两年,在长生生物疫苗门事件发酵多日后,7月21日,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狠狠地刺破了我们的血管,“疫苗”引发了最广泛和深刻关注和讨论。巧合的是,长生生物问题疫苗的流向是山东。
1、众声喧哗:舆论风暴已经形成
从微信公众号“售楼处”《疫苗之王》一文开始,人民日报、中新网、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媒体跟进报道、评论“长生生物疫苗门”事件,随后网络大V、明星微博发声让传播范围几何级扩大,新闻联播播出国家药监局负责人介绍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案件的有关情况......一场由网友、媒体、意见领袖共同参与的舆论风暴已经形成。
7月16日-23日问题疫苗事件传播热度图,数据来源:鹰眼速读网
鹰眼速读网系统显示,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舆论热度从21日晚19时起逐步上升,22日12时左右达到峰值,截至23日12时,事件热度仍在持续。
舆情酝酿期(7月15日-21日)
长生生物疫苗门事件始于7月11日,一名内部员工实名举报疫苗生产存在造假。
7月15日下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现该企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责成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长春长生相关《药品GMP证书》。
7月17日,长春长生生物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所有已经上市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注册标准,没有发生过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请广大使用者放心”。
7月18日,长春长生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按要求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
7月18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局长毛群安回应狂犬病疫苗质量安全事件: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会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保持密切沟通。据了解,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组织对企业的调查工作。
7月19日,因狂犬病疫苗记录造假而被国家药监局调查的长春长生,再被曝出儿童疫苗百白破造假。
直至7月21日,问题疫苗事件持续发酵6天,在此阶段,舆情波及范围始终围绕涉事方层面,媒体主要集中在报道事件进展,网民参与热度并不高,未形成强大的舆论效果。
爆发期(7月22日至今)
7月22日,在收获近200万的阅读量之后,《疫苗之王》被删除。庆幸的是,长生生物问题疫苗的舆情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伴随各种信息的交互汇集,媒体和公众对该事件的关注度、热议度呈现极速爆发态势,持续攀升。
问题疫苗事件爆发期热议平台分布图,数据来源:鹰眼速读网
①微博大V助推舆情爆发
重点博主TOP20,数据来源:鹰击早发现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央视网 @检查日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等五家官媒相继就该事件发表评论,并将质疑指向问题疫苗流向、长生生物是否隐瞒事实、监管为何频频失守等焦点问题;
@疫苗与科学 @章蓉娅医生 等知名医学博主从科普的角度探讨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试图缓解公众恐慌和焦虑情绪;
@稀土部队 @何炅 @刘璇 @黄磊微博 @刘强东 等明星齐齐发声,希望严查这些问题疫苗,给天下所有的父母一个心安的答案。
②媒体、微信公众号文章井喷式传播
问题疫苗事件热门文章,数据来源:鹰眼速读网
媒体报道通常较为全面的整合了当下舆论热点,体现议程设置。目前来看,这些文章主要着眼于一下几点:
一是聚焦疫苗本身的监管和安全问题,包括《疫苗之王》及类似文章《郑渊洁:我从1995年其就不信任一些疫苗》;
二是质疑政府和官员的公信力,当年毒奶粉案中失职的监管者被处理蛰伏几年后,又到药监总局继续做官,而且是监管疫苗,《长安剑:绝不能让疫苗之殇成动摇对政府的信任之殇》;
三是监管发力及时止损,从顶层设计到末端治理让疫苗管理更规范,人民日报评论《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四是问责长生生物仍有四大疑问尚待解开,道歉远远不够,《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罪不容诛》。
2、问题疫苗事件最新进展
①山东省疾控中心回应
7月23日,山东省疾控中心回应称“长春长生公司销往山东省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共计252600支,占全省年使用量的3.96%,流向济南、淄博、烟台、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等8个市。这批疫苗已接种247359支,损耗、封存5241支,涉及儿童215184人,儿童接种信息在预防接种单位均有详细登记。”此前,山东疾控中心于7月18日宣布已全面停用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
②国家药监局回应
7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现已查明,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上述行为严重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国家药监局会同吉林省局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③长生生物、康泰生物回应
7月22日晚,长生生物(002680)回复深交所称,目前公司百白破生产车间已停产,公司正积极研究百白破组份疫苗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多联疫苗。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有部分地区疾控机构暂时停用公司其他疫苗产品。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我们感到十分的自责和愧疚,再次向各位接种者和投资者表示深深歉意。公司将引以为戒,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进行彻底整改,确保生产的合规性、真实性、可靠性、可追溯性以及疫苗质量的安全性。
7月22日晚,康泰生物(300601)就网络相关报道发布澄清公告称,《疫苗之王》文章多处不实,公司与其他疫苗企业没有股权关系和业务往来,目前该文已被微信公众号平台删除,但仍造成了部分媒体的转发和公众的误解。公司与事件无关,经营有序,产品质量稳定,一切正常。
3、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将如何落幕?
劣质疫苗,举国刷屏。众所周知,打疫苗是防治流行病、传染病的最佳方法,失去效力的问题疫苗则将民众置于在疾病风险下,显然这不仅仅是造假,更是在谋财害命,何况直接受害人是最无辜的孩子。
微博网友情绪分布,数据来源:鹰击早发现
此次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等事件,给无数接种者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触发网友集体愤怒。
疫苗无小事,不管对于政府还是个人都是如此。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长生生物问题疫苗事件的真相、后果,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采取哪些补救措施,以及对政府监管、疾控部门带来的冲击和倒逼。
10年前,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曾陷入全行业信用危机,国民对国产奶粉质量失去信心,纷纷选择购买进口奶粉,至今阴影都未消除,国产奶粉仍未重新崛起。问题疫苗与之类似,如果公众对国产疫苗质量由此产生质疑,对厂家、监管部门不再信任,国产疫苗行业会不会步国产奶粉的后尘?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